三汇路和中山西路围合的三角地块是周边市民生活休闲的日常打卡地。最近数月,这里被围栏遮挡了起来。近日,随着内部围栏的拆除,路过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原先的绿地里建起了一座“彩虹城”。
该地块是徐家汇城市中央活动区南部边缘空间,也是由南向北进入徐家汇城市中央活动区的必经节点。原场地绿量丰裕,但由于受到纵横交错的数条高架匝道立柱和其阴影的影响,加之周边交通状况较为复杂,导致场地内有效活动空间占比较少。
(相关资料图)
为更好地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积极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区域特性,该地块提出了“绿色 、运动 、儿童友好 ”的设计理念,确立了“服务全民,儿童友好”的设计目标,多纬度体现“汇生态、汇活力、汇科普、汇关怀、汇友好”的场地精神,并由此汇聚创造出多元、包容、富有亲和力的城市共享空间,“乐汇小游园”应运而生。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彩虹人行桥、毛毛虫滑梯
在立柱上“跳舞”的小白兔
小象造型的洗手池
还有集装箱改造的亲子驿站
听上去就很“酷”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除了乐汇小游园外,2022年徐汇共新增了五月苑、上音绿地、宛平路绿地、天平花园、星游城绿地等5个口袋公园。在口袋公园的提升改造中,更加注重“微更新”理念,侧重“小、多、均”的目标,通过梳理层次、运用“四化”等方式提高绿地品质;植入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和海绵理念运用,提升绿地生态效能;利用单位附属绿地打开的方式扩充“版图”。同时全过程开放沟通渠道,采取人民意见征集、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各方人群的意见,并将其融入到设计、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共建共治良好氛围,成功建成了一批居民喜欢的都市后花园。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走进乐汇小游园可以看到,场地设计立足儿童友好,全场铺设有柔软的塑胶颗粒,并被分为了探趣乐园区、绿动乐园区、好奇乐园区以及亲子驿站区4个特色活动区。
此次改造在最大程度保留现状绿色本底的基础上,借助空间的再划分,整合了3100平米的集中活动空间,在激发地块潜在活力的同时,赋予场地不同的设计特性,也通过对环境友好、儿童友好的探求,讲述着上海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日益融洽,展示着这座城市不断向前的文明进程。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设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绿地原有混凝土硬地面积占60%,经海绵化改造,全部改为透水沥青和透水砖等透水材料。同时对高架雨水进行收集、纳管、再利用,并大量引入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强化绿地生态功能,充分体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原则。目前,小游园内的设备还处于调试阶段。
2020年以来,徐汇区以“生态之城”为目标引领,持续优化布局体系,共计提升改造口袋公园17座,面积46452平方米。同时,在此基础上挖掘内涵底蕴,提升服务能级,使景观美学、人文特色、功能优化实现融合统一,进一步满足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探趣乐园区
探趣乐园区采用开放式无障碍的入口空间布局,增加了游园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融合度,在增加场地可达性的同时引入了彩虹桥的设计,在色彩和高度上,提升了场地的地标性和吸引力,并弱化了高架对场地空间的影响。“桥下之桥”的设计在视觉上不再将高架桥视作割裂,而是公园的延伸;在功能上建立了整个场地的高点,塑造了立体游园空间。通过彩虹桥的延伸,探趣乐园形成了上、下两层空间;在场地中心区围绕高架柱点设置的旋转楼梯则连接了这两层空间,大大增加了乐园的探索乐趣,并有序将儿童游乐、太极、广场舞等社区活动融入其中。
绿动乐园区
绿动乐园区是场地内阳光较充足的区域,此处布置了多功能运动场所及休闲健身设施,包括少儿篮球、传统小游戏等,为周边儿童及市民提供了运动场所和娱乐设施,形成独特的、生气蓬勃的且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空间。
好奇乐园区
好奇乐园区位于场地南侧的花园空间,围绕“碳中和”“水循环”“城市生态”等多维度生态理念的互动展示来打造。设计通过科普小程序系统、互动装置(问答墙、标识牌、可视化展示池等)、新媒体互动屏、二维码等,将智慧科技和减碳行为、视觉科普充分融为一体,为市民量身打造出身边的“生态课堂”。
亲子驿站
最特别的当属亲子驿站,该区域利用原有建筑空间,采用装配式集装;通过与周围景观在视觉、功能上的多维整合,形成了集中式服务空间,增强了人性关怀与舒适体验。驿站立足对妇女儿童的文明关怀,充分考虑其特殊生理、心理需求,布置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并集成了售卖、寄存、社区服务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