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建再多,还是要人来买。
杭州又开始抢人了?
(资料图片)
2022年全国总人口增量首次由正转负,加上楼市降温,各地抢人的紧迫性又提高了。
楼市的网红城市——杭州,这次也放了一个大招:
大专文凭,即可落户。
3月13日,杭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第一,放宽学历落户。落户门槛重新调整为大专学历,35岁以内的大专生,已经在杭州就业的,可以直接落户市区。
第二,放宽技能人才落户。技能人才落户条件之一的社保由原来的1年调整为6个月。
第三,放宽投靠落户。长三角户籍办理投靠落户,实行同城化累计,取消《浙江省居住证》条件。
第四,全面放开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城镇落户条件。
是的,只要大专!只要大专学历!就可落户,成为“新杭州人”!
记得上一次所谓的“抢人大战”,还是在2017年武汉先开的第一枪,随后大多数中心城市纷纷紧跟,一个个都下调了落户门槛。
昆明、石家庄、南昌、银川、福州、济南、大连均开启了零门槛落户,西安、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的落户门槛,也降到了最低。
不过在二线城市中,杭州一直是落户门槛最高的一个。
哪怕同处长三角的教育重镇南京,40岁以下的大专学历,在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也可以落户。
苏州方面,大专同样可以落户。
唯独杭州,落户门槛本科对标广深。
然而这一次,杭州算是对趋势妥协了,终于把门槛性条件降了下来。
不少分析认为这是杭州在全力搞经济的2023年,率先开启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毕竟从今年开始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而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支撑。
因此,二线城市尤其强二线城市有足够的动力抢人才,甚至开始从“抢人才”到“抢人口”的巨大转变。
抢人?还是救楼市?
其实,杭州这一波的操作看似求贤若渴,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
用降低落户门槛的方式去抢人才,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至少对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群而言,能不能在杭州落户,并不影响他们是否在杭州就业。城市吸引人才的重点不在户口,在于就业机会。
落户政策直接影响的是楼市,放松落户门槛,是增加楼市房票和资金的直接手段。
特别是投资属性比较强,过去一直限购的城市,放松落户门槛,必然有一群过去苦于房票的人冲进去。
这点我们从杭州近两个月的楼市表现便能看出一二。
随着气温回升,杭州楼市也稳稳进入了“小阳春”。
成交方面,自2月17日起,杭州二手房日均成交突破300套,此后一路上扬。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网站显示,仅2月24日一日二手房便成交391套,2月27日突破400套,一些热门板块更是以一天2-3套的速度在跑量。
纵观整个2月,杭州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大涨,同比去年2月增长了2倍多,对比去年春节后的3月也增长了近50%。
恢复期的成交放量阶段,怕的不是供给不足,最担心的往往是购买力不足。
故而,通过解绑楼市政策,放开限购,就是把以往被压制的需求给释放出来。
炒房第一城深圳,炒房第二城杭州,炒房第三城合肥,这是业内共识,所以也是上一波调控中被打击的最狠的对象。
2021年,面对来势汹汹的信贷收紧,以及各种调控政策加磅,三座城市的二手房都曾上演过量价齐跌。
当年1月27日,杭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收紧了限售限购等措施,其中包括:
1、落户杭州未满5年的,限购1套住房
2、赠与人须满3年方可获得购房资格
3、除了红盘,中签率低于10%的楼盘也将纳入限售5年的范围
4、增值税免征政策的年限由2年调整为5年
在此之前,外地人一落户杭州,只要是已婚的,即可购买2套住房,收紧之后,落户五年内,仅允许购买一套。
第二条则堵住了炒房客通过亲属赠与炒房的通道。很多投资客通过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赠与亲属这个捷径获得房票。
第四条,则是通过增加持有成本,打压炒房客。
连翻重锤之下,杭州的楼市终于终结了“永远上涨”的行情;这个在2022年的中旬,最为明显,几次因为房价下跌的事让杭州冲上了热搜。
杭州顶豪学区房文鼎苑两套面积88㎡的房源,以单价仅约6.8万元成交。相比于最高点时的12.7万元/平方米,近乎腰斩。
根据浙江日报披露的数据:
学军小学本部学区房(降幅18.01%)、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学区房(降幅17.67%)、天长小学本部学区房(降幅17.11%)、保俶塔实验学校本部学区房(降幅16.46%)、安吉路小学实验学校本部学区房(降幅15.2%)。
名校小区房价格都在大跌。
普通住宅小区的价格,下跌也不在少数。最多的时候,一周下跌二手房房源数量为6155套,余杭区超过千套,拱墅区、上城区和临安区降价房源都在800套以上......
楼市量价齐跌,政策和整个市场下行是主因,人口则为次因。因此,放宽政策、增加人口,成了当前杭州复苏楼市的主要抓手。
尤其在杭州目前落户即可买二手房的政策下,变相放松了限购,直接落户会增加房票,吸引外部的投资、投机资金,对于楼市情绪有推波助澜作用。
看似抢人才,抢未来,操作更像是救楼市。
杭州,需要更多的人
房地产就是中国经济的一只夜壶,不需要的时候嫌它不体面,藏在床底下;
需要的时候又不得不拿出来用,比如现在需要房地产的时候又到了,并且还是重中之重!
这条大产业链上包括钢材、水泥、玻璃、建筑、家电、家居、物业服务,一眼望不到头。
今年各地都在说全力拼经济,但是怎么拼?看到了方向吗?
现在从上到下最不缺的就是干劲,大家都想把失去的三年夺回来,然而一谈到到底该怎么拼,该往哪个方向使劲,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时候,地产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单位价值高,产业延伸长,带动作用大,目前找不到比这玩意更好用的工具了。
于是,继续搞地产吧。
杭州估计跟大多数城市一样,也是这么想的。
提到杭州,大家脑海里首先联想到的是:阿里巴巴、科技……还有西湖。
包括我,第一次来杭州同样被震撼了,湖光山色、林木苍翠,人生第一次发现,城市可以如此美丽。即使到今天,我都认为杭州之美在我去过的大大小小几十座城市中,笃定排得进前三。
不过,杭州还有一个不太被大家所知道的标签——“土杭”。
就是这样一座竭力打造科技之城的城市,居然是对土地财政最依赖的城市;正因为地王频出,才有了“土杭”的称呼。
在2022年楼市开始萧条前,365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出一个报告:《37个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
其中,13城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杭州超过140%,稳坐全国第一。
2017年到2020年,杭州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142.6%、133.8%、139.5%、124.8%,加上2021年的140%,数据一直居高不下。
一方面说明杭州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依赖症深入骨髓,另一方面也说明杭州在大规模搞建设。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杭州三次大规模扩容:2001年杭州设立萧山区、余杭区;2015年富阳撤市建区;2017年临安撤(县级)市设临安区。
城市扩容意味着配套相应的基础建设和区域开发。2001年杭州一口气吃下了萧山、余杭,消化了十余年,2015年的“强省会”政策后又是富阳、临安的相继加入。
显然,杭州这二十年一直处于高密度的基建投资状态。
然而从人口的情况来看,杭州的城区人口规模低于西安、武汉等同类省会城市,杭州城区人口还需要增加100多万人,才能晋级为超大城市。
杭州的地铁客流量、客流强度都远低于北上广深,客流强度也大幅低于西安、长沙、成都等同类型城市,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杭州地铁修的比较超前。
同样是1200多万的常住人口,杭州的地铁里程达500多公里,而西安只有270多公里,郑州只有233公里。
种种数据表明,杭州不是人太多,相反人还不够多。
盖了这么多房子,搞了这么多基础设施,杭州已经不缺钢筋水泥,缺的是人,缺的是购买力、消费力。
2010至2022年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401万,这一增量位居全国前列,仅次于深圳、广州、成都、西安、郑州,成为近10年来杭州楼市的坚实支撑。
可是,到了2022年比上一年仅增加17.2万人,人口流入的基本面进入“瓶颈期”,地产长期上涨的动力没有了。
假如这个趋势继续下去,那么杭州资产价格恐怕就顶不住了。说到这,基本也能理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杭州出了个大招。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杭州是以吸引人才来稳住楼市,纯属本末倒置。
民众的收入仍不明朗,面对着杭州的高房价,普通民众只能望房兴叹。有恒产者方有恒心,高房价吸引不到人,更留不住人。
过去,靠着阿里、靠着互联网、靠着网红经济,杭州甚至能形成对北上广深的虹吸。
未来,阿里、互联网、网红经济的带动能力不如以往,难道指望高房价来吸引人才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