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城市或地区,总有那么一个地点、一个建筑,展示着当地的文化风貌,陪伴那里生活的人们,见证时代的变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推出“崇明寻迹”系列,找寻散落在崇明三岛的这些“地标”,发现它们鲜活的风情,记录崇明的每一寸美。
农场影剧院
寻访崇明曾经的几大国营农场,重走职工、知青们生活、工作的地方,在他们讲述的当年的奋斗故事中,影剧院绝对是一张华丽的名片,是他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一个记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且,是美好的记忆。
经过了二十余年、数万人的艰苦围垦和创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崇明各国营农场的工、商、农经济日益发展,各场部的设施日益完善,学校、医院、银行、邮电局陆续开办,规模初具的农场小城镇逐渐形成。
长征农场旧影
原长征农场部分工厂、学校旧影
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农场职工的文娱生活,1982年前后,上海农场管理局陆续在各大国营农场兴建影剧院,劳动之余,看电影成了职工们最喜爱的一个文化娱乐项目。
长征影剧院旧影
“那个年月,农场没有歌厅、戏院,大伙儿的文化生活极其简单,仅有的一台电视,也只能在几个连队之间轮换着看。”原长征农场老知青黄惠群阿姨告诉我们,当年条件艰苦,在影剧院还没落成以前,他们除了劳动,仅有的文化生活就是聚在一起唱唱歌、看看书,连队里图书馆的书籍,还是知青们从家中带来,凑在一块儿互相借阅的。“放映队偶尔会到各个连队,流动着放映露天电影,但频率很低,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年长征农场职工在影剧院举办文艺演出
沧海桑田多变幻。1994年,国营农场的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作为主管全市所有国营农场的上海市农场管理局,转制组建成了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跃进、新海、红星、长征等农场,亦相继更名。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农场内的各大企业陆续衰落,工人下岗、工厂关闭,大街小巷不再人头攒动,厂区、生活区逐渐安静下来。随着一部分人的离去,影剧院也开始一个个凋落,直到最后关门停业。
原先宏伟高大的建筑,有的后来被改造成了超市卖场,有的久经风雨,岌岌可危。今天,我们推开这些影剧院锈迹斑斑的铁门,踏上入口的一层层台阶,抚摸残破不堪的墙壁,穿越场内一排排座椅,仰望曾经大幕高悬的地方,思绪仿佛能够飘向那个遥远的年代,看到当年农场职工们谈笑风生,涌向放映厅……
现长征影剧院外景
长征影剧院建成后,每逢影片放映,这里必定是年轻人聚集最多的地方。“那时候,我们的连队在农场西区,到场部影剧院将近十里路,每月6日和21日场休,我们就会相约来这里看电影。”今年79岁的黄惠群满脸笑意,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讲到有一次下雨天,为了赶到场部看电影,还在泥泞的路上摔了一跤时,她不禁笑出声来,“以前看得最多的是《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这样的革命老影片,有了影剧院以后,也看一些新的爱情片。”
现红星影剧院外景
“那时候,一张电影票只要几角钱,一部片子看了好几遍都不觉得腻。”原红星农场职工倪文彬还能想起,当年每到放映电影时,红星影剧院门前的马路,会被自行车挤得水泄不通,影院咖啡厅也成了时髦青年扎推的地方。“《少林寺》这样的武侠片,那时候最受欢迎。”倪文彬说,那时候的年轻人,大多都有过模仿觉远一招一式的经历,也几乎都能唱上两句“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
农场影剧院内依旧留存的老胶卷和胶片倒片台
当年,各农场影剧院,除了放映电影,还作为场部大会会场、文艺演出场地。如今,走进跃进农场影剧院,曾经的装修、格局还在,依然能看到保留完好的吊灯、挂钟,还有近千个木质座椅,老物件里记载着影院当年的风华,高阔的放映厅似乎还回荡着农场职工们的喜乐和哀愁。前两年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还曾来此取景拍摄,剧组的海报道具还张贴在墙壁上。
现跃进影剧院内景
据介绍,当年影片是由上海农场管理局统一配送,遇上热映的片子,几大农场影剧院之间还得定个轮换的时间。每当来了新影片时,农场场部的广播会第一时间播放消息,影剧院的宣传栏上也会贴上电影海报。一波又一波年轻人,踩着自行车闻讯赶来,生怕晚一步就抢不到电影票和好位子。甚至,有没买到票的人,会在电影开场前,等在影院门口东张西望,看是否有人退票,如果幸运买到一张退票,便兴冲冲奔进影院,没买到票的人只好失望而去。也有“豪迈”的工厂,当叫好卖座的影片上映时,工会直接会为职工“包场”看电影,或者分发电影票。
现红星影剧院内景
“当年,农场来了影片《卖花姑娘》,放映厅里场场爆满,甚至过道、前后空余的场地都挤满了人,大伙儿的‘疯狂’让影院招架不住,放映员就提出了把影片拿到露天场地去放映,多少人都挤得下。”曾经跃进农场的老职工张国泰回忆当年看电影的情节,“大家搬着小板凳、马扎,甚至砖头、石块,一圈圈坐下,将电影幕布围满。”影片优美的旋律、哀婉动听的歌声,感动过多少青年泪湿衣襟……
现跃进影剧院外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