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家,不自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梦碎?
近日,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有消息称自游家NIUTRON汽车官方APP已宣布停止服务,从目前的反馈来看,用户已无法正常访问。
此外,界面新闻还指出,自游家NIUTRON的官方网站、下载APP的链接,同样无法正常访问,自游家的官方微博所有内容目前也已经无法查看。
21世纪经济报道也发文称,自游家汽车公开及客服,均无应答,自游家方面也未有相关回应。
总而言之,从各方面消息来看,凶多吉少。
外界对于自游家NV的关注,主要还是来自于其创始人李一男。
李一男少负盛名,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23岁研究生毕业正式进入华为,仅27岁就成为华为公司副总裁,被任正非视为干儿子。
彼时的李一男不仅是“天才少年”,更是众人眼里的“华为太子”。只是太过年轻就轻易触碰到天花板,对李一男来说或许并不算是好事。
选择出走华为自己创业后的李一男频频遇阻,先是对上老东家被收购,接着在小牛电动车的创业途中,因此前涉嫌参与股票内幕交易被带走入狱,如今年过半百,在新造车方面的创业结局,似乎也不容乐观。
去年年底,自游家宣布了短期内无法交车,将退赔订车款。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自游家也几乎处于停摆的状态,要想重现活力并不容易,但也并不是没有复活的可能。
财联社曾报道,一辆尚无牌照的自游家NV现身奇瑞商用车总部,有传闻称自游家正在与奇瑞接触,希望达成新的合作尽快推进新车重新上市,自游家内部人士也向外界透露称,双方在洽谈中,合作关系暂未确定。
此后也逐渐传出,李一男与包括山东国金汽车在内的两三家汽车制造商,商谈生产事宜。
虽然自游家暂时无法交车,还传出裁员和关停展厅的消息,不过界面新闻2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自游家保留了核心研发团队,以及部分核心位置的展厅。
不过按照界面新闻文中的描述,资金状况不佳的自游家,还面临着汽车制造准入门槛提高的风险,也就是国内生产资质将禁止流通,那么被卡住命门的自游家,届时议价能力或许将大打折扣。
如果最后无法通过代工合作拿到造车资质,即使自游家与奇瑞达成合作,到时候可能也只能通过技术转让,来进行谈判。这无异于“出卖灵魂”,但这也是自游家最后比较吸引人的一张牌了。
2
问题出在哪?
主要就是三点。
一是造车资质缺位,根基不稳;
二是辅助驾驶功能不抵预期,产品力不足;
三是融资能力滑坡,资金支持不足。
其中,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原因,还是生产资质。
在去年1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就曾分析过,自游家当初选择和债务缠身的大乘汽车合作,也是因为当时的大乘汽车,有自游家最需要的“生产资质”
不过由于大乘汽车经营不善,在债务方面泥足深陷,继而引发工厂停工超过24个月,生产资质就需要经过工信部核查。但从界面新闻近日的报道来看,大乘汽车并未通过。
第二点,则是自游家并未给出足够亮眼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对于新造车而言,主打的还是智能化方面,包括智能驾驶、辅助驾驶、雷达探测等方面。
自游家NV的其中一个比较能说的点也就是辅助驾驶功能了。
不过,自游家NV标配的AAD 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其感知元件上,仅有一颗前置摄像头与5颗毫米波雷达,算力仅为4TOPS,这种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与传统油车几乎没什么两样。
简单来说,就是我12月份文中说的,自游家NV采用的雷达和芯片,和市面上主流的仍有一定差距,这方面的技术没什么突出的,芯片算力也资质平平,那么后续的辅助驾驶功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还是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机、电池、电控,然后就是基础的安全保障,其他像智能驾驶、辅助驾驶、雷达探测等等都只能是加分项,是后面的0,“三电”和安全才是那个1。不做好这个1,其他都是舍本逐末。
最后一点,也就是自游家的资金问题。
得益于此前在投、梅花创投的混迹,李一男在资本圈应该积攒了不少人脉。李一男此前还曾自豪地表示,品牌自成立以来还没有一天缺过钱。
不过,李一男或许低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烧钱程度。
蔚来创始人李斌就曾表示过,从头造一辆车大概需要200亿元
这种需要长期资金支持的行业,需要你有极强的融资能力与快速投产快速回血的能力。
但不幸的是,2021年12月入局的自游家,首款车型也是2022年10月才姗姗来迟,不仅因为资质问题迟迟无法量产,即使现在放到市场上,也早已错过了红利期。而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的自游家,回血能力已然存疑。
再加上市场融资环境的恶化,包括自游家在内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想要通过融资来支持后续的研发,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了。
3
大逃杀
华尔街日报曾提出,中国有487家新能源车制造商。
过去在国家对新能源车企的支持下,部分实际上在C端基本没有竞争力的车企,通过和共享汽车企业合作,也能吃到补贴。但随着政策监管趋严,再加上市场就那么大,这些所谓的新能源车企还是要回到市场的竞争中来。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规范,大浪淘沙之下,某些原本资质存疑的车企,迅速搁浅。
今年年初,特斯拉高举价格屠刀,再加上国六标准即将实施,国内车企纷纷跟随降价让位于生存。
再看此前网上流传的一张造车新势力消亡图表,如今仍然在列的已所剩无几。
据财联社4月7日消息,专家表示,过去3年,新能源车已经倒下75个品牌,预计3-5年后还将有60%-70%的品牌面临关停并转。
美团王兴也曾预测过,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也就是3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3家民企、3家新势力。
当红利退去,中国新能源市场能留下的,或许也就那么几家眼熟的巨头。
随着众多车企的倒下,售后也将成为一个问题。甚至已经出现类似的报道了。
那么这些售后维修困难的消费者该何去何从呢?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即使车企破产倒闭、汽车退市,厂家也要确保对应车型10年期的零部件供应,以应对消费者售后维修保养的问题。
但是厂家都破产倒闭了,经销商和4S店的话车也卖出了,谁愿意接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呢?大概率还是你推给我,我推给你。
就算去第三方修理厂,维修门槛也是个问题。据新汽车志,有汽修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涉及三电系统,能修新能源车的店以及机修师傅,数量十分有限,再加上智能硬件、软件远程升级的相关事宜,到时候连后续的安全都成问题。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还带来了无尽的祸患。此后的准入门槛还会更加规范,真正能够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从不是那些浑水摸鱼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