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 月 2 日,2023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发布。今年共有 142 家中国公司上榜,总数量连续第五年位居第一。500 强榜单,可能是经济方面最权威的排行榜之一,位列榜单其中的,通常是世界最知名的公司,是全球商业生态的龙头企业,也是人类商业冒险活动的风向标,榜单里的不变与变、进进出出、起起伏伏,都足以体现出当下最真实的时代趋势。
从榜单的「新面孔」里,不难看到新能源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急速崛起。比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首次上榜排名便高达 292 位,比亚迪则一年间从去年的 436 位飙升至第 212 位,这放在全球的 500 强里,表现都是很炸裂的。
当然也有为人熟知的「老面孔」。比如,有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京东、阿里、腾讯这样名列前茅的常客,也有能源矿产等传统行业老牌选手稳占半壁江山。
500 强的新生与常客,是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两个面向:A 面是老牌常青树们,他们稳健运转;B 面是在前沿领域弄潮儿,他们大胆冒进:宁德时代在 2017 年电动车前景远不如今天明朗时,便把动力电池产量做到全球第一。更传奇的是通威,从原本做饲料转为大举押注光伏,挺过光伏产业多轮寒冬,现在实现了规模优势,堪称「赌性坚强」。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到那些飞速变化让人耳晕目眩的新潮事物,但也别忘了产业结构里的 A 面,那些岿然不动的常青树们。
01 老面孔与新思路
500 强榜单里有一个老面孔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今年的《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以 1815.66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 33 位,自 2019 年起连续 5 年蝉联全球保险企业第 1 位。
图源:财富Plus
连续上榜代表着稳重与平衡。稳重体现在,中国平安的业绩始终保持稳健增长,2022 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平安仍然实现营业收入 1.11 万亿元;归母营运利润 1483.65 亿元,同比增长了 0.3%,营运 ROE 达到 17.9%,总资产超 11.1 万亿元,个人客户数近 2.27 亿,互联网用户超 6.93 亿。同时,平安还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 2.42 元,同比增长 1.7%。风高浪急,就尤其能看出稳健的意义。
稳健是平安的一个长期特征,翻看其上市 16 年的财报,一条稳健的上扬曲线都是贯穿始终的,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家核心业务是寿险的保险集团,还因为它是一家综合金融集团,对用户来说,综合金融战略意味着可以提供几乎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用户可以自然地生发出需求,在一条极其通畅的路径中,越来越多的需求得以同时满足。
图源:财富中文网
平安将这一模式称为「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通过保险、银行、医疗、养老等多种业务与客户相连接,起到的效果不只是简单叠加,在二级市场知名投资人李国飞看来,能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交叉销售数据良好,是很深的护城河,因为用户在使用多个平安集团产品的情况下,很少会再转投其他家同类型公司。
果不其然,有几组体现平安生态黏性的核心指标,均呈增长态势:2022 年集团核心金融公司之间客户迁徙超 2496 万人次,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有近 9,020 万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在整体个人客户中占比 39.8%;集团客均合同数 2.97 个,较年初增长 2.1%。个人客户正是平安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2022 年,平安集团个人业务营运利润为 1326.36 亿元,在集团归母营运利润中占比达 89.4%。
图源:中国平安2022年报
平安的稳健,给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大的稳定剂。面向未来探索前沿,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与风险,尤其需要保险这样的金融服务提供「背靠背」的支撑。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池电控系统占全车成本的 50%,日常维护保养成本低,不容易坏,但电化学是不稳定的,一出事往往就是大事,这就需要重新设计保险产品,与汽车制造业的新趋势进行适配,如果产业大踏步向前,保险行业却犹犹豫豫,我们可能也见不到今天汽车产业的飞速增长。2023 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大增,除一季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外,上半年整车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据海关统计,今年前 7 个月,中国出口汽车 277.8 万辆,同比增加 74.1%,价值 3837.3 亿元,增长 118.5%,实现了量价齐升。
新产业需要新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就暗藏着新机会,例如平安推出的新能源车险,要重新明确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保障范围、充电场景下的保险责任、因起火燃烧造成的意外事故责任等责任范围,还为车主准备了充电桩推荐、上门送电救援两项服务。相比燃油车时代的保险产品,均有巨大的突破。
产量的爆发增长对于新能源产业链来说是幸福的烦恼,宁德时代这样的巨头有充裕的资金扩充产能,但许多中小供应商自身的资金无法匹配宁德时代的订单增幅,对此,在 2022 年 8 月 5 日,平安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租赁等多家机构现场参与,综合多方力量,平安银行将为宁德时代「原材料、电池制造、运营服务、储能服务、材料回收」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
可以发现,新兴实体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当一部分弄潮儿在大航海时代激流三千时,需要更多人在大后方埋头苦干稳重耕耘。体现在这份新鲜出炉的 500 强榜单上,新面孔和老面孔一起,共同构成高质量发展的有机协同。
02 医疗健康养老生态圈里的进化力
在投资人李国飞的视角里,进化力是和护城河并重的分析框架,他有一篇数万字的投资心得在市场流传很广,在这篇心得里,就重点以平安为主要案例来拆解进化力的门门道道。李国飞这样谈道:进化力是指企业的进化能力,这个命题越想越重要,原因是出现了一批大型公司,如谷歌、亚马逊、腾讯、Facebook、阿里、平安等,它们一直处于高速进化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拓展它的边界,而且虽然体量很大了,但是增长速度仍然很快,这是人类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商业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了。
对平安来说,从综合金融出发,医疗健康生态圈快速壮大,就是进化力的一例典型案例。
早在平安 2020 年年报致辞中,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就旗帜鲜明地判断: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两年时间,进化成效不俗,中国平安已经构建辐射国内外的、优质的医疗健康生态圈,覆盖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商品药品等资源。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在国内,外部签约医生近 5 万人,合作医院数超 1 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 100% 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 10 万家;合作药店数达 22.6 万家,较年初新增近 2000 家,全国药店覆盖率超 38%。在海外,平安的合作网络已经覆盖全球 16 个国家,超 1000 家海外医疗机构。
图源:中国平安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
还有一个数据从侧面更加凸显进化力的持续生长,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在平安超 6.93 亿互联网用户中,有超 65% 的用户同时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在平安近 2.27 亿名的个人客户中,有近 64% 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 3.41 个、客均 AUM 约 5.45 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 1.6 倍、3.0 倍。此外,在 2022 年近 1400 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中,享有医疗健康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对主业形成明显反哺效果。
医疗和养老是密不可分的兄弟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养老业务上,平安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核心思路是将医疗资源注入其中,将保险服务贯穿始终,目前,平安居家养老已提供涵盖「衣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下的 650 项居家养老服务,覆盖 40 余个城市,并已有超过 6 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在机构养老上,平安还推出了综合养老社区「颐年城」,首个项目已经落地深圳蛇口。这其实是平安作为综合金融集团的独特优势,养老项目回本周期长,单个项目本身很难盈利,而平安可以将养老业务作为保险业务的延伸,且保险资金的长周期性质也适合投入这类回本周期较为漫长的项目。
综合金融 + 医疗健康养老,看似有一定的行业跨度,但如果把视角切换到用户身上,这都是一个人的保障托底需求,业务之间是自然延伸的。通过业务板块间的协同,促进客户的迁徙和转化,也拓展了非金融领域的业务边界,是一家大型企业进化力的最好见证。
多说一句,一站式服务,已经不仅限于涵盖保险、银行、理财的金融服务,平安用自己的长周期资源配置能力,来解决客户在全生命周期里的核心诉求,长期对长期,多样对全面,这是很强的用户思维。
我总觉得,创新者得以天马行空,离不开保险、医疗、养老等行业在大后方分散风险解决后顾之忧,发挥托底作用。我和一家千亿 VC 基金的创始人有过交流,他已经投出了上百个 IPO 案例,他谈到,类似 Musk 这样的优质企业家,其实不缺投资,如何拿下优质项目,对每一家风投基金来说都是巨大考验,他提到自己的一个核心诀窍是帮创业家们解决就医和孩子教育的难题,此招屡试不爽,持续帮他谈下大量优质企业。也就是说,每一个创新者创业家除了科技攻关、经营企业,其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核心痛点,和全体人类别无二致。仅 2022 年全年,就有超 5.5 万家企业客户使用了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
马明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是:社会对医疗、健康、养老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综合金融加医疗、健康、养老的模式也是未来市场最大的需求。
保险医疗养老,每一个都是看似波澜不惊的行业,但一定和实体经济、前沿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疗和养老是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核心痛点,平安所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已经是市场上相对完备的方案和成熟的体系,来解决大量开拓者们的后顾之忧,从这层意义上,就是为中国实业崛起、产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才能看到 500 强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上榜玩家。新手和常青树一起,在这个 500 强榜单中,相得益彰。
我还想起一件往事,在若干年前的宝万之争那段时间,万能险这样的快返产品一度大行其道,也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迅速壮大,而当时的平安风格明显不同,是市场上长期险产品占比最高的几家保险公司之一,喧嚣面前不动如山,这种差异让我记忆犹新。
如今,拉长周期来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几轮周期过后,有一些产品可能如过眼云烟,有一些公司或许昙花一现,但还有一些常青树仍然基业长青,我们对时间的份量,又有了一些别样的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待这份 500 强榜单,也就多了更深刻的感受。
03 信心之锚
2023 年是中国经济的复苏之年,是重新建立信心之年,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中央密集出台大量的利好政策,让市场持续升温,与此同时,信心之锚到底是什么?是实体经济的企稳回暖,是创新产业持续萌发,是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互相扶持、互相成就。从平安这样一家企业的稳健长序经营,到它自然延伸出的医疗健康服务,都是在为全社会信心注入新的动能。
保险医疗养老对企业家、创新者个人是一种托底,而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同样发挥着稳固根基的作用。很多市场人士常呼吁刺激消费、刺激投资,其实消费和投资不需要刺激,最好的刺激,或许是做好兜底保障,剩下的交给时间,自然会生发出强劲的消费和投资意愿。
回到这份 500 强榜单里,宁德时代、通威、美团和立讯精密这些新面孔代表了实体经济最具突破性的新趋势。新能源产业、互联网服务、精益制造,如果仔细研究这些领域,会发现其中都离不开平安这样的「托底」企业为新型产业护航。
寻找信心的过程里,在这份 500 强名单中,我们或许已经找到了诸多线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