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消费金融行业总资产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服务客户1.63亿人,同比增长28.37%。
【资料图】
2022年9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持牌消金公司增至30家,资产总额达到7530亿元,同比增长43.5%;贷款余额达到7106亿元,同比增长44.2%。
今年3月底,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在《中国金融杂志》刊登的文章披露,截至截至2022年末,行业资产总额8844.41亿元,累计发放消费贷款7.17万亿元,累计服务客户7.89亿人次。
据此计算,2022年,持牌消费金融总资产增加了1314.41亿元,同比增长17.46%。不难发现,2021年是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增幅最高的一年。2020年至2022年,持牌消费金融服务的客户增加了6.26亿人次,平均每年增长192%。
开甲财经注意到,截至4月11日,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17家2022年业绩(部分数据)出炉。其中,已披露总资产的13家持牌消金中,总资产前五的分别为招联金融(1643.46亿)、兴业消金(762.97亿)、马上消费(665.10亿)、中银消金(641.02亿)、中邮消金(495.53亿)。注:蚂蚁消金、中原消金、平安消金、唯品富邦消金4家总资产数据未披露。
截至4月11日,长银五八消金大股东长沙银行(持股51%),尚诚消金大股东上海银行(持股38%)、杭银消金大股东杭州银行(持股42.95%)、锦程消金大股东成都银行(38.86%)、苏银凯基消金大股东江苏银行(持股54.25%)均已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但该报不是2022年年度报告,未披露旗下消费金融业绩。注:江苏银行将于4月28日预约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
另外,盛银消金大股东盛京银行(持股60%)已披露2022年度报告,但盛银消金业绩缺席了该报告。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30家持牌消金总资产8844.41亿元。据此计算,招联金融、兴业消金、马上消费、中银消金、中邮消金的总资产分别占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为18.58%、8.63%、7.52%、7.25%、5.60%。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消金截至2022年末的数据虽未出炉,但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蚂蚁消金总资产1019.23亿元,净资产80.42亿元。2022年1-9月,蚂蚁消金营业收入32.09亿元,净利润11.05亿元,扣非净利润3.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这也意味着,蚂蚁消金总资产将排名第二,总资产占行业总资产比例超过11%。
净利润方面,晋商消金业绩“开倒车”,2022年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22.18%;净利润利润为5196万元,同比下降15%,两项数据均位于行业尾部(已披露业绩的同业排行榜)。
中邮消费金融也陷入“增收降利”的怪圈。2022年,中邮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60.48亿元,同比增长6.37%;实现净利润4.43亿元,较2021年减少7.86亿元。截至去年末,该公司总资产增长11.55%至495.53亿元。
宁银消金净利润虽大幅下降,但2022年下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
截至2022年末,宁银消金营业收入6.13亿元,净利润0.26亿元,总资产81.45亿元,净资产11.67亿元,贷款余额71.83亿元。宁波银行2022年半年报显示,宁银消金从购买日(2021年12月22日)至2022年6月末,营业收入为0.99亿元,亏损0.32亿元。由此可见,宁银消金在2022年下半年实现扭亏。
据开甲财经年初报道,宁银消金大股东宁波银行(持股70%)曾因“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不到位”等“六宗罪”被监管处罚220万元。可以肯定的是,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433.48亿元的宁波银行,未来必将依靠宁银消金开展跨省互联网贷款业务。
另外,小米消金净利润虽同步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只有区区1084万元。据媒体霸道,自2022年2月起,原来由天星数科(原天星金融、小米金融)运营的消费信贷业务“随星借”(原小米贷款)、“小米分期”已逐步被小米消金承接。
小米消金承接天星数科消费信贷业务近一年,也才刚刚实现扭亏为盈。可以说,背靠小米1.44亿用户(2022年12月,中国大陆MIUI月活用户),小米消金不是实力不够,而是还不够努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