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满载期盼的“兔”年
上海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资料图】
昨天(1月28日)
多个区集中开工一批新项目
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等方方面面
它们不仅是
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也将是托起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
黄浦区启动文庙改造,2025年回归
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上海文庙,在农历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进入改扩建工程的新阶段,启动桩基及围护施工。文庙管理处主任刘栩介绍:“恢复我们原来的潘池潘桥,完善东学轴、西庙轴的传统的建筑规制,两翼主要是文化的活动的场所,增加了许多有展览功能的一些设施,活动会更加丰富。”
暂时的告别是为了更好的新生。刘栩说,今后,恢复传统规制布局的文庙,将与周边的石库门民居连接呼应,形成内外交融的文庙特色街区,既留得住记忆,更让人看到“未来”:“争取在明年的年底左右,工程的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到25年的时候,我们进行展陈和装修部分的修缮,25年的年底左右可以向市民开放。”
不仅有文庙,今年黄浦共计划新开工建设项目24个,竣工的有8个,一批大家熟悉且标志性的重大项目,都将在年底亮相。在区重大办负责人管建伟看来,城市更新的脚步一直在迈进:“南京路步行街的新地标世纪广场的改造,外滩第二立面的上海老市府大楼的综合改造,以及中心城区最大体量的一个综合项目董家渡120万平米的金融城的建设,今年也要完成,新的面貌不断地出现。”
腾挪出宝贵的载体空间,黄浦将继续聚焦金融、文化、商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总部经济,助力城区能级再上台阶。区金融办副主任顾辰晓介绍:“一方面我们持续聚焦高端的传统服务业,聚焦新能源、数字科创等新兴的产业,抓住我们的旧区改造和董家渡金融城等新的空间载体推出,全力推动区域经济从质和量上的提升。”
宝山首批集中启动50个项目投资总额528亿元
新一年,宝山区吹响“北转型”发展的新号角。在“精准化菌群移植治疗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内龙头地位的承葛医药,将上海总部选择在了宝山长江软件园。上海承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姚恩峰说,投资近10亿元的总部园区集办公、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达产后预计产值为4亿元:“我们后期研发的项目就是要进行一个活菌药物的研发,就是说用一种或者几种的菌的组合来达到治疗某种特定性疾病。目前市场的容量全世界大概在500亿美元左右,未来预估在1000亿美元以上。”
包括承葛医药,宝山区首批集中启动的项目达到50个,投资总额达到528亿元。宝山区发改委主任高虹军介绍,其中产业项目有27个,民生项目23个。
高虹军:“也是集聚在我们南大、吴淞以及环上大的重点地区,聚焦科创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都超过10个亿,我们是以高质量的项目来引领今年的发展。”
对标“主阵地”、“北转型”的要求,宝山还把目光聚焦于加紧储备一批优质的产业项目和领军企业,持续加力引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强的重大项目。当天,就有36个投资规模160亿元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表示:“全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提升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能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共建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让所有企业都能在宝山这个‘大平台’上受益。”
当天既包括2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又有重大工程开工启动,总投资金额约500亿元。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说,今年将有100项重大工程:“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聚集城市有机更新,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期盼与诉求。加快推进调蓄池工程、滨江岸线贯通、闸北水厂深度改造等,全面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打造杨浦标杆。”
杨浦滨江又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工原为电站辅机厂
阳光下挥锹培土,杨浦滨江创智中心项目开工奠基。杨浦滨江集团总经理朱晓君说:这是杨浦启动2023年度滨江综合开发建设的“冲锋号”,也是实施新一轮杨浦滨江三年行动计划的“发令枪”。“整个项目地上是11.2万平方米。地下是5万平方(米),总投资含土地费用是将近50个亿,通过3~4年的建设争取在2026年-2027年我们能够竣工投入使用。”
项目毗邻杨树浦路,所处地块原为电站辅机厂西厂旧址,原建筑拥有1万7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中国第一台高功率火电机组锅炉就在这里诞生。对标打造“世界级滨水区”的要求,杨浦滨江创智中心将成为融合会议中心、艺术中心、展览中心、公园中心等公共服务,集办公、科技、展陈、文化、绿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朱晓君介绍,结合“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该项目将与已在建设中的三个在线新经济总部项目、两个央企总部项目“串珠成链”,吸引更多重量级企业入驻,成为“楼宇经济”新高地。“整个这个区域有我们的美团、 B站、抖音,还有中交、中节能两个央企已经全部开工了。下一步,我们还有像古船博物馆的项目。我们也想合生的项目、电厂的项目能够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实现开工。这样我们杨浦滨江可能在未来的4~5年后出形象、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