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伊俐和葱油饼的话题冲上了热搜,视频里和她对谈的不是《爱情神话》里的白老师,而是弄堂口王记葱油饼的王永新师傅。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马伊俐的葱油饼情怀正是每个市民对老上海美食记忆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在人民广场地铁站匆匆换乘的人们,发现7到12号口有了新的海报。有几个素人的照片,露着朴素的笑容。他们是谁?
葱油饼店主的笑容绽放于人民广场地铁出口的海报上
一
据悉,原来都是在这座城市做葱油饼的手艺人,他们的葱油饼店遍布上海各区。做饼的年份,最少的7年,最长的40年,而店名一个个极其简单直白,都是人名加上“葱油饼”——阿留、王记、顾寿刚、李向阳、穆氏……
餐饮是特别喜新厌旧的领域,每天都有很多饭店开开关关,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把这么一个单一品种的店做成了老牌子?
这不得不说一说葱油饼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
马伊俐说:“上海,一座我每次离开都会特别想念的城市,葱油饼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刻在DNA中的味觉记忆,即使走到异国他乡,也会时时想起。
张爱玲晚年,在华人超市寻得一种刘记葱油饼,那是她从前和姑姑最喜欢吃的早饭。
在上海喜欢葱油饼的人不计其数,评选“最上海”小吃时,它始终榜上有名。
穆氏葱油饼店前客人排队等饼出炉
我们在穆氏葱油饼店前碰到一位爷叔,他说之前在附近上班,每天早上会来这里买两只葱油饼当早饭。这天正好有事路过,“买饼的计划也在里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呀。”他笑着告诉店员:“来十只。”
“75%都是这样的老顾客,有的以前住附近,房子拆迁了还会过来买。”穆氏老板娘说。
也有老顾客会问李向阳葱油饼店老板娘吴秀英:“你还记得我吗?以前,儿子在你们店旁边上小学,现在他都工作了。”
二
然而即使上海有那么多葱油饼拥趸,但它的香气还是在某个阶段黯淡了。
1980、90年代的报纸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读者投稿:“不知从何时开始,葱油饼摊在街头消失了,很长时间不见踪影。”
消失的原因是葱油饼价格低,利润小,但花费的工夫却不少。
要做一枚正宗的上海葱油饼,得包含和面、炒制油酥、切葱、做饼、煎烤等流程,很吃人工。
而且葱油饼讲究现做现吃,在单位时间内无法大幅度提升产量,所以它终究只能是一个耗人工的小规模买卖。
三
不过好在这座城市中还是有人在坚守着,为上海人保留住了这一口葱香扑鼻的滚烫味道。
李向阳吴秀英夫妇刚来上海的时候,在一家国营小吃店打工,师傅教了他们做葱油饼的手艺。“师傅怎么教,我们到现在还是这么做。”面团压成饼后,先在平底锅里油煎,再放到炉里烘烤。
这种做法,最符合上海人心目中传统葱油饼的制作工艺,有美食专栏作家认为“油煎+烘烤最能令葱油饼的独特风味散发出来”。
吴秀英传授做葱油饼的多年心得
吴秀英很善良,看到一个背着大包的打工人来问价格,直接包了一个饼送给他。她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刚来上海打工的样子。
当年国营小吃店关了,他们没有别的手艺,就推个板车卖葱油饼,说到下雨时的艰辛,吴秀英话语有点哽咽,后来好在租了一个门面,慢慢稳定下来。
但这二三十年中,上海城市发展变化很大,李向阳葱油饼店搬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晃晃悠悠,过了20多年。”吴秀英说。
能忍住日复一日,早上3、4点就起床干活的艰辛,但葱油饼店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店址的迁移。王永新最近也有关于店面的烦恼,他开了十多年的店面在进行改造,未来能不能回到这里,他还不得而知。“现在很多门面,价格太高,小生意不够交房租的。”
1月2日不舍王记葱油饼店闭店的客人们赶来排队买饼
即使有那么多困难,但王师傅和他的同行们都还在努力,“不舍得放弃,都是回头客。”
这一门小小的生意,除了为他们赚得养家糊口的收入外,还为上海保留住了传统的味道。就像马伊俐对王永新所说的:“这样的小店,记录着大家的生活。”
这些在我们城市中默默坚守的手艺人,理应被看到。
一直致力于记录一个一个好味道的理象国,不仅努力将地道美食搬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更关注到了老手艺对美食与传承“不常为外人道”的心声。
回到人民广场地铁口的海报,那是理象国一家家地去探访老牌子葱油饼店,倾听他们的开店故事,拍下来的闪着光的劳动照片。理象国看到了手艺人在传承和坚守上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让城市中的我们都看到了。
而理象国也想和这些坚守的美食手艺人一样,把上海葱油饼的好味道记录下来,就是马伊俐所说的那种味道——“一样多葱,一样好吃”。
这次理象国以新消费品牌关注手艺人,携手传统小店的模式打开了传承的新思路,当这些葱油饼手艺人在热闹的人民广场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