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放缓下,加加食品通过股权激励进行“自救”。
近期,加加食品(002650.SZ)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3亿元,不超过8.45元/股的价格,采取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在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票约2366万股-3550万股。本次回购的股份将作为后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加食品发布上述股权回购方案前,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出炉。此前公司曾披露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高管及核心员工期权465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4.04%,若未来上述期权计划全部行权、且回购股票全部用于股权激励,相当于公司拿出超过6%的股权用于激励高管与核心员工。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月的时间,加加食品股价涨幅已超20%。
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加加食品总资产为30.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14亿元、流动资产为8.66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4.36亿元、长期股权投资4.81亿元。
据测算,假设本次回购资金总额的上限3亿元全部使用完毕,回购资金约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为9.86%、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比重为11.05%、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34.65%、占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总额的32.70%,上述占比均处于合理及安全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回购公司股票数量约占目前公司总股本2.05%-3.08%,而此前的11月13日,公司曾披露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高管及核心员工期权465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4.04%,若未来上述期权计划全部行权、且回购股票全部用于股权激励,相当于公司拿出超过6%的股权用于激励高管与核心员工。
不过股权激励对象要拿到上述股票期权,还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未来三年(含今年)的主营业务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不低于0.1亿元、2亿元和2.5亿元,或者是营业收入分别为16亿元、20亿元和25亿元。
以2021年为例,2021年前三个季度加加食品实现营收为11.9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23%,扣非净利润为-992.7万元,若从今年业绩表现来看,加加食品达成考核标准的难度并不高。
公告规定,若在规定时间内,当期业绩考核目标实际达成率未达到70%,所有激励对象对应考核当年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均不得行权。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建文称,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激励公司核心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业内认为,上述规模的股权激励不仅在加加食品上市以来尚属首次,在同行业中也不多见。可以预见的是,借助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或能最大限度激发公司内在的驱动力与效率,叠加必选消费品行业的趋势性回暖,公司业绩有望重回增长快车道。
提价数字化转型提振业绩
加加食品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公司创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调味食品上市企业。
上市后,加加食品业绩表现进步甚微。数据显示,2012年-2020年底,加加食品营收从16.57亿元增长到20.73亿元,9年间仅增长4.16亿元,不止如此,公司2012年归母净利润与2020年持平均为1.76亿元,9年未变。据统计,其归母净利润多年维持在1.5亿元左右,9年平均值为1.53亿元。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加加食品实现营收11.96亿元,归母净利润185.72万元。作为对比,海天味业、中矩高新、千禾味业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79.94亿元、34.12亿元、13.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08亿元、3.67亿元、1.32亿元。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利润下降幅度大的原因,佳佳食品在调研活动中表示;“今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毛利率下降;社区团购等线上平台对传统渠道冲击较大,公司传统渠道营业收入减少;销售费用的投放结构进行了调整。”
为提振业绩,加加食品宣布涨价。11月4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决定对加加酱油、蚝油、料酒、鸡精和醋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于11月16日正式执行。
对于未来产品发展方向,加加食品表示要做减盐酱油,并成立事业部,作为公司特色战略去实施,不断加强宣传和动销,争取未来3-5年内,在这个系列产品上有比较大的业绩突破。
同时,持续数字化转型。公司表示,其研发的全自动酱油包装生产线可实现全自动化制曲、全自动温控、充氧、搅拌适温发酵,相关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让公司实现优质酱油年产20万吨,公司整体生产产能可超50亿元,有利于承载未来销售规模发展。
加加食品集团董事莫文科表示,智能化工厂可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产品不良品率。加加计划到2025年建设成以商务智能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智能化、决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商业、生产、运营、决策模式全面创新的“智能化企业”。(记者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