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1万辆和211.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3%和8.2%,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6.4%。今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31.4万辆和1236.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8%和12.7%,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5%和4.2%。
在这场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尽管7月汽车产销增长势头良好,但企业和销售终端的库存增长也十分明显。他提醒说:“企业应注重库存变化,避免库存过高带来的负担”。
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产销172.9万辆和166.5万辆,环比下降3.9%和5.6%,同比增长13.2%和8.5%。1-7月,乘用车产销948.3万辆和953.3万辆,同比下降17.8%和18.4%,降幅比1-6月收窄4.7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个细分市场,7月轿车销量为77.3万辆,同比增长4.6%;SUV销量为77.2万辆,销量基本与轿车市场持平,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4.0%;MPV共销售8.5万辆,同比下滑0.7%。
而在商用车领域, 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2万辆和44.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0.4%和16.6%;同比分别增长70.3%和59.4%。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预测称,受各类宏观经济政策、基建投资政策、排放标准切换及高速按轴收费等重大利好驱动,商用车下半年仍将会保持大幅增长,“这也将进一步助推车市发展”。
随着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复苏,中国品牌的销量也有所恢复。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1%,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7个百分点,结束了3月起连续下降趋势。
然而,当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再加上疫情和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的冲击,汽车业前景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其中,汽车市场的整体调整使得“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有分析指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淘汰赛已经打响,车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1-7月,汽车销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103.6万辆,同比下降12.3%,低于行业降幅0.4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3%,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乘用车1-7月共销售343.4万辆,同比下降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实施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好生产经营节奏,稳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陈士华表示,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高于同期,但同时重点企业经济效益降幅收窄。
“我们也注意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正逐步发挥作用,对汽车市场发展长期利好;上半年各地实施的促进消费政策陆续进入尾声,为对冲疫情影响,还会陆续再出台相关政策,但直接促进汽车消费的力度可能会减弱,政策的节奏也会放缓。”陈士华建议说,为了稳步推进汽车消费市场复苏,希望各地政府出台“更多的、受益范围更大、更加稳定的政策”,并确保尽快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反弹。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15.6%和19.3%,结束了产销同比下降势头。不过,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仍然同比分别下降31.7%和32.8%。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都是一次巨大冲击和考验。”中汽协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坦言,由于全球汽车业尚未从前两年的市场寒冬中完全恢复,如今, 中国汽车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企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自救。他们不惧疫情影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力的行动,助力打赢抗疫阻击战。”叶盛基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各家企业全力促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业为国民经济复苏、“六稳”“六保”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预计称,此次疫情和市场考验将进一步加速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新的加速起点”。
“市场方面,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寻求属于自身私人空间的需求暴涨,私家乘用车的需求必将迎来增长,企业要做好满足市场需求和服务的准备。技术方面,在智能网联大背景下,汽车产业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投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创新技术的需求。”叶盛基如是说。
有数据显示,7月汽车企业的月初库存为97.2万辆,月末库存为108.5万辆,增长率高达11.6%。
“7月汽车经销商的库存水平已位于警戒线以上,经销商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预估市场需求,谨防因库存压力过大带来的经营风险。”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曾发文提醒称,由于今年二季度的各类促销活动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经销商库存难以得到消化,销售价格倒挂的趋势也有所增强。
事实上,随着上半年的一系列促销费政策陆续进入尾声,汽车市场格局将走向何方尚未确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客观冷静地看待市场,避免消极悲观和盲目的乐观同样重要。(记者 程鸿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