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成为近期促进经济恢复的热门话题,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0省市宣布将通过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给经济“添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疫情后,餐饮、住宿、健康医疗、休闲娱乐、出行等领域存在消费回补的可能性。促进消费回补还需着力破除一些障碍性因素,顺应服务消费发展趋势,营造便利、放心的服务消费环境,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线上线下融合是促消费和扩投资相结合领域的显著特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已累计有逾10省市表示要推出消费券计划,规模从几百万到上十亿元不等,主要集中于餐饮、文化和旅游等惠民消费领域。多数地方采用政府指导,市场主体落地执行的模式。
美团点评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为服务消费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的信心度较高。从具体领域来看,餐饮、住宿、健康医疗、休闲娱乐、出行等领域都存在消费回补的可能性。
来有为同时强调,促进消费回补,还需着力破除一些障碍性因素。
从复工率来看,生活服务商户线下复工进度仍低于平均水平。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国生活服务企业复工率超过60%。记者走访了北京两处疫前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商场。海淀区清河五彩城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本周起商场恢复正常营业时间,部分餐饮堂食开放。而位于鸟巢附近的天虹商场仍是部分商户营业,营业时间也未恢复正常。
客流量不足是目前在营业商户遇到最突出的问题。重庆西部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场客流工作日恢复了四五成,周六日恢复了六七成。另外在人流量集中的重庆江北商圈,客流量恢复了仅约四成。
来有为指出,回补消费,需要保障居民收入,巩固和扩大消费意愿,同时推广拓宽居民消费时段,创造新的“小长假”等措施也有必要。此外,目前仍存在由于服务空间的有限性,生活服务业商户难以同时接纳更多消费者,导致无法消费的情况。这需要有效匹配需求和供给的时间、空间,最大化利用生活服务业商户的服务供给能力。
国务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龙海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预计在守住外部输入性风险的前提下,4月初国内消费市场有望回归正常。
随着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加码”提速,目前补偿性消费推动的市场回暖更多在线上电商领域得以体现。多个平台数据显示,电商行业迎来了一轮消费小高峰。
记者也注意到,不少地方的发放消费券计划中都有电商平台的身影。美团成功对接了银川、南京、沈阳三地区级政府,发放消费券促消费。腾讯3月22日也宣布推出消费券,并称已在青岛城阳区率先上线。支付宝携手合肥市庐阳区向市民发放消费券。
来有为表示,通过普惠的发放电子消费券,能够起到带动消费的作用。同时电商平台有大数据和精准连接供需双方的服务优势,通过在平台上发放电子消费券、促销券、优惠券等活动拉动服务消费,能够更好实现促进消费政策的精准触达,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的赋能、基于精准需求产生的商业模式创新、依托数据流量产生的新消费业态,为传统行业变革带来新机遇。
龙海波认为,线上线下融合是促消费和扩投资相结合领域的显著特征。消费服务业领域线上线下融合将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医疗健康、数字娱乐等朝阳业态发展。